前几天晚上在被窝里拿着NDS玩妖怪大决战,用余光看着鼓谱,眼睛紧盯着连击数上系统给的“良”、“可”的判定。玩的时候想到自己最近“对人”的判定和以前相比十分苛刻,后来发现自己的对人态度和所过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给的判定相关,是否需要调整判定的难度以便想以前那样接纳更多的人呢?
我想到了自己玩过的很多音乐类游戏的判定设置,发现貌似可以和这些游戏比较一下。也有过很多童靴问过我如果谁谁对你不好会怎么怎么样,我的回答通常都是这些他们听不懂的东西,比如:“直接给‘不可’的判定”、“分歧至‘普通谱面’”等。
在以前我对人的要求很宽松,可能也是因为没有想得太多的缘故,我对关系的判断基本上是和谁的交往多就和谁的关系好。特别突出的是小学的时候,那些整天混在一起的都可以称作自己的“密友”,讲话讲得来的也可以算得上是很好的朋友(获得“高得点”),对于那些有时候有来往有时候没来往的人基本上就没有关注过。以前对于男生和女生的判定都是统一的,认为感情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之前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也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不高兴的事情,印象比较深的也就剩下和要好的朋友吵架的那么两三次了。我觉得这种判定类似于DJMAX的EASY判,对100%放得很宽松,不存在BREAK的判定区间,遇到伤害时掉血比较少,回血比较快。
这种判定一直维持到高中时期。虽然在高中有过两次Lieo’s Tranceform(经历过的两次思想大的转型,特别注意Tranceform没有拼错,不作Transform),但对感情的判定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由于某些人的原因增加了一个类似于鼓王的Poor判定区间,但那个区间也是很小的了。
可是,自从进入大学以来,经历了第三次Lieo’s Tranceform。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判定变得异常苛刻。这就好比刚开始玩鼓王和DJMAX,对歌曲追求所谓的“全连”,音符基本上都是Great/100%,转到太鼓后,发现比较简单的歌都得到的是一大堆的“不可”,自认为节奏跟上的音符都是一大篇的“可”,而“良”基本上很少。
我发现我现在给的判定和太鼓有些类似,但似乎是判定更加严格的太鼓。目前的状况,归纳起来是这样:
(1)梅难度:这个是针对刚“入门”人,“良”比较容易打中;“不可”的判定区域非常小,基本上不会出,一般都容易得到“可”(除非你不敲打)。
对于认识有一定时间的人,那么判定是下面这样的:
(2)男生和女生的判定分开,男生的判定比女生严格一倍。各音符的判定见下表:
判定 偏差值(Males) 偏差值(Females)
良 [0.00, 1.50) [0.00, 3.00)
可 [1.50, 10.00) [3.00, 20.00)
不可 [10.00,100.00] [20.00, 65.00)
对于高中和以前的判定,“良”的区间是在0~20,“可”的区间是在20~50,“不可”则是在50~60。上表的判定区间最大偏差是100,偏差表示被判定者的表现与我心中“最理想的情况”的差值。所以目前是,对“良”非常苛刻,而且稍微有一些感觉不对就是“不可”。
出现“可”的判定得分是“良”的一半。
出现“良”时,好感度增加2点,出现“可”时,好感度增加1点,出现“不可”时,好感度降低100*(之前出现“不可”数量+1)点。
(3)谱面分歧: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会有“普通谱面”、“玄人谱面”和“達人谱面”,各谱面的难度不同(通常难度递增,但也不一定)。若在分歧点时,良率太低或者“不可”数量超过承受范围,则谱面降级,反之维持不变或升级。
自从第三次转型后,对感情的判断就是如上所述的了。而“现在开始在意这些事情了”,而且似乎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某童鞋说“稍微有个把人和你近一些 你就要和别人保持距离”,而某童靴说“说明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不一样了”、“不叫长大。叫做成熟。。。”、“恩。所以才会逃避。推开别人。”(参见2010年12月12日的聊天记录)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生活中很多人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有较小的概率会产生不高兴的情绪而需要向那些关系很好的朋友“抱怨”。而对于生活中大些大量的充当人生中“过客”的角色,会越来越反感,包括那些本来关系不错,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而疏远的人。
比如上个学期的时候,我就对大学里的几位同学感到非常不满,因为他们得到了很多“不可”(虽然很多事情在别人看起来是很平常的)。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我刻意去“推开”他们。
这样的判定,可能会导致和很多人的关系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时就被推开,也会导致失去很多和他人交流、PLAY、HAPPY的机会而使自己认可的朋友圈变小。而且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本来很适合和你做比较好的朋友,但不适合与你走的非常进的一些人会因为被分歧至“玄人谱面”甚至是“達人谱面”得到了一些“不可”而被刻意疏远。如果是以前的判定,他们可能会一直和你玩得很好,也会一直会有很多来往,而现在这样判定的结果是:“不可”。
是不是思想应该放开一些,对人开放一些,以便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接纳更多的好朋友,让自己更加快乐呢?
这样严格的判定虽然有一些弊端,但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以前认为真正的朋友是那些情投意合、不论做什么事都支持我的人,现在发现不是;以前还认为真正的朋友是那些关系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并经常有来往的人,现在发现也不是;以前还认为真正的朋友是那些能为你挺身而出,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给与你帮助的人,现在发现仍然不是。
(以下的“他”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均为泛指)
是否有这样一种人,他并不一定每天和我一起做各种事情,也不会像情侣那样什么乱起八糟的事情都说,但我们不在一块经常会想到他,每天都憧憬着和他相聚;每次和他说话时都心情异常舒坦,在一起时都倍加珍惜。
那么是否有这样一种人,他做错事情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真心诚意地道歉。
那么是否还有这样的人,他不是影响你思想的人,而是可以彻底改变你思想的人。他不是在你生病时发短信打电话来嘘寒问暖的人,而是默默为你做那些你能够在被窝里听着歌想到时而感动得流眼泪的人。
原来上面所说的人在我的生活中真的存在!而且有的人还即将存在!
昨天下午在网上看到一个日本的太鼓高手打一首9星的古典音乐(是DS3上的,什么什么墓,纪念战友的),发现他单手打居然全良!记得以前在看到有人全良北琦玉2000时我惊叹的表情。
高判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迅速区分开各种玩家的水平:能过关的玩家水平高于不能过关的(不包括高手搞触),全连的玩家水平高于不能全连的,都是全连的玩家良率越高水平越高,而在赛场上,高手之间基本上就是良率的较量了。
所以,高判能够清晰地筛选出那些特别突出的人,而不把他们淹没在低判中很多全连的人中间。
-=-=-=-=-=-=-=-=-=-=-=-=-=-=-=-=-=-=-=-=-=-=-=-=-
备注:以上纯属那天晚上在被窝里奋战太鼓时所胡思乱想的一些东西,仅用于记录自己真实的想法。
扩展阅读:
(1)《从在乎到不在乎》,2010年11月;
(2)《有些东西,非“圈内人士”是不会明白的》,2010年6月;
(3)《幻想即興曲》,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