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国家最近的状况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内忧外患:家门口美韩即将部署的反导弹系统,南海那边也在闹事,国内经济方面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多,偏偏今年还出现了“N 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大新闻”使人应接不暇。可是为什么今年会突然间冒出这么多问题呢?
首先看看长江沿岸的内涝情况。最近老天一直不间断地下大暴雨导致长江水位上涨严重,就连我们处于长江的支流的大株洲也有一些地方积水严重。很多人把矛盾指向三峡以及国家拨给武汉等城市的巨额防洪款项没用到正道上。个人觉得这倒不至于,虽然说这些款项不一定全都用在了正道上,但是相比于研制“国产操作系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山寨“云计算”系统上来说,还是多多少少有点作用的。当然,也不能认为是由于“今年的降雨量比 98 年要多得多”这样的报道,即使降雨量更多,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巨资改造,也不至于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问题还是比较明显,就是原本是湖泊、滩涂、湿地、森林等土地大量地被住房所侵占,这样就导致雨水无处可去,只能向河流汇集。大家可不能小看湖泊与土壤的蓄水能力,看上去好像被填平的面积不多,但是当长江沿岸(更主要的是那些支流)的蓄水能力显著下降时就会出现问题。现在城市里的水泥地面使雨水根本不能往地下沉积,那么它们的去处也就只有下水道和河流。而且这种向河流汇集也是“瞬时性”的,因为土壤和植被在吸水过程中还能减缓雨水向河流汇集的速度,即使降雨超过负荷,那么至少这些湖泊与土壤能够暂存很大一部分水,否则就会出现目前这样的现象:单位时间内长江向大海出口的流量有限,而新的雨水又没有地方可以存储,于是就使水位疯狂地上涨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武汉一个城市的蓄水能力下降也不至于如此,关键是长江的各支流以及那些类似于“毛细血管”的小河流周边的蓄水能力都下降,那问题就会凸显得很严重了。
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盖房子呢?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它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房地产。由于中国的所有土地产权都属于国家,因此任何人(包括企业)在中国都是以“租借”的形式获得土地,向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等一系列形式的款项。除去住房建设的成本以及开发商的利润,一半多的购房费用都被政府收走。由于拥有房地产这块稳赚不赔的大蛋糕,各地都在疯狂地建房子,这样不仅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又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何乐而不为?
那么为什么类似于帝都、魔都之类的房价(尤其是学区房)都高得离谱呢?按照市场的规律,发达地区的房价确实会比不发达的地方高,但中国的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轻松超过了韩国的首都首尔(相比之下,首尔的均价是 300 万人民币一套),而人均收入水平却是韩国人的几分之一,这明显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教育的各种限制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住房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因为房价太高了我可以不买,或者买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是如果把住房与教育挂钩,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你不买房子,OK,那么就出台一个规定,子女上学所就读的学校按照“就近”原则,也就是所说的“学区”。我们可以接受一辈子租房住,但是如果小孩不能上学呢?所以父母为了下一代就挤破头皮争先恐后地购买学区房,导致房价不断地被推高。
可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学区房的需求(因为即使这样,由于不实行异地高考,没有本地户口的人还是要回到原籍参加高考),而且能够负担得起的家庭毕竟有限。其他地方的房价如何推高呢?我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只提供少量的住房(也就是限购),那么买房的人是愿意出“高价”的买家,由于不断有人口流入就不断会有购房的需求,在有限的资源内,这些地区的价格就会一再被推高。此时对于观望着来说看到的就是房价一直在上涨,所以有购买能力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尽早买下,因为买的越晚价格越高。
中国的土地并不稀缺,但是如果不采取这种策略而一次性放出大量住房,那么价格又如何会逐年增高呢?这个政策的天才之处就在于把户口、教育、就业与住房牢牢地绑在一起,再加上人为造成的稀缺,这样财政收入就能大增了。
但是这样做也有问题,那就是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这样大部分老百姓能够花在其他方面的资金会大幅下降,再加上高房价导致其他行业的成本增加,很多企业都面临这破产的风险。此时,最好的投资方式就变成了买房,因为只要政策不变,房价就会一直上涨(即使不像最近帝都房价涨得那么离谱,但至少会高于通货膨胀率)。这样就进一步推高了房价,造成了一个“死循环”。如此大的房地产泡沫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房价一旦下跌,大量购房者就会进入观望阶段,此时房子就卖不出去了,这样投资者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进而波及到其他行业,尤其是以抵押为主的银行,为了缓解风险,就会从其他企业中抽资自保,造成金融危机。
然而如果不降房价,除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以外,会导致更多资本流入房地产而导致泡沫进一步加大,其他实体经济萎靡。总而言之,情况就会像下面说的这样(摘自:财新网《盛宴终结》):
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商业模式是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
1. 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大量外汇占款。
2. 外汇占款的增加扩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推动了流动性的增长。
3. 流动性的大规模增长推动了地价及房价的上涨,促进了房地产。
4. 政府通过出卖土地从地价上涨中获益,并把收益投入基建中。
5. 基建与房地产推动了大量下游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6. 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成本低,促进出口与外商投资。
7. 出口与外商投资增长带来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加。
在这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中,有几个明显上涨的变量: 1. 土地价格 2. 房地产价格 3. 人民币汇率 4. 大宗商品价格
这是一场长达十年以上的盛宴,太多人从中获益,无数人因此暴富,无数人因此获得功名, 还有人总结出了宴席永远进行的模式,希望全世界推广。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 如果中国过去十几年的自我强化正反馈发生逆转,那么系统很可能会进入另一个自我实现的 恶性循环:
1. 资本外逃,出口停滞,外汇占款下降。
2. 外汇占款下降,基础货币收缩,流动性收紧。
3. 流动性收紧,造成地价/房价下跌,房地产企业发生困难。
4. 地方政府从出卖土地中获得的利益缩水,偿债困难,基建资金来源缩水。
5. 与基建及房地产企业相关的大量下游企业进入萧条。
6. 经济萧条,债务问题暴露,外商直接投资减少,进一步减少外汇占款。
7. 资本进一步外逃,出口进一步停滞。
此时,选择似乎只有两种:第一,把房地产泡沫戳破,把资本分配到更加高效的地方;第二,维持房价,在外汇上接受人民币贬值。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要你来解决,又将如何取舍呢?这也就是我以前博客中提到的,光从某一个问题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不难。但是如果把一切都联系在一起考虑,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最开始说的内涝问题,你可以说不填湖,少在城区盖房子就行了啊。可是看到后面提到的经济问题,你还觉得仅仅是少填湖能解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