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杂感”是我上大学的时候用来记录一些乱七八糟想法的一个系列博文,主要记述一些零碎的想法(通常不能构成一整篇博文),老夫一直觉得用这种方式来记述是很好的。但最后一次写是在将近 9 年前(2011 年),那么现在老夫要来“复活”这个系列。
回忆。
最近某个好友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私事,而我准备这个月找个时间远赴“千里之外”(其实是一千多公里)去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并探望他。
现在出远门在交通上可选项多,价格也不会很贵,同时在路上花的时间相比于以前也已经大幅压缩,所以在大部分时候就是你愿不愿意花一些精力去跑的问题了。比如老夫现在每个月回家一次,而家人说即使是身边回家更方便的人(比如在广州或者长沙工作),回家的频率都比我低很多。因此交通是一方面,意愿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会花精力去看望家人和好友?比如老夫的一些好友也是经常千里迢迢来探访老夫,他们的目的并非是来旅游(毕竟这种大城市好多人都去过不止一次,而且也没什么可以玩的),难道仅仅是想要留下我们之间各式各样的回忆?
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不带目的性地和人相处,就好比出去旅行,旅程结束后除了脑海里的那抹记忆和照片以外,似乎什么也没留下。如果没有这一段旅程,或许只是少了一些回忆而已,对自己而言好像也无伤大雅,况且还要费心思、费时间、费钱。
很显然,我们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利益,简单来说只是愿意去做而已,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仅仅是人类这种群居动物的天性而已。
升级。
老夫会定期给自己使用的系统和软件进行升级。实际上现在多数厂商都在优化升级的体验,尽量做到无需用户操作也不打扰用户的“无感升级”。例如,电脑和手机的出厂默认设置通常是“自动升级”、“夜间自动安装”等等,而 App Store、Google Play 等应用商店也默认是“自动更新”。
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并不会去 care 什么升级没升级,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默认设置,有的甚至还会主动关掉自动升级而选择一直停留在老版本。而厂商则想方设法要你升级到新版本:比如频繁的升级提示,甚至某些软件不升级无法继续使用等等。
作为用户,我非常能理解这种做法,毕竟用户可能体会过下列这些“惨状”:
- 增加了一堆 bug 甚至软件无法使用:老版本用得好好的,新版本出现了一堆问题(当然有的时候并不是软件本身的问题)。
- 更加臃肿、卡顿:某些 app 增加了一堆然并卵的功能,甚至是更多广告,系统升级以后感觉运行变慢。
- 升级系统后,部分软件不兼容。
有些升级甚至还要不小的成本,尤其是企业里用的系统。比如老夫之前团队的某些软件,升级非常复杂并且还有一定的风险,同时系统还有一小段时间要停止服务。一些非常大的客户要升级我们的大版本,甚至还要提前几个月和我们进行沟通和规划。
老夫同时作为软件的开发者,也理解厂商的做法,毕竟要同时维护 N 个版本是一件非常蛋疼的事情。而且提供升级也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如谷歌和微软等厂商每个月发布的安全更新等)。Merge 代码和相关测试其实还算好,更烦人的是老版本可能是用的一些比较老的开发工具和库,所以要维护一大堆的开发和测试环境。老夫遇到过的最极端的例子是维护一个 20 年以前的系统,要找到当时用的系统和配套软件可谓是煞费苦心,有的第三方厂商甚至都已经倒闭了。
对于用户遇到的升级的问题,除了确实是厂商的缺陷以外(比如 M$ 裁剪大批测试人员导致最近 Windows 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国内某些互联网厂商的高节奏且基本没有流程可言导致频繁出现的问题等等),其实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原因:
- 升级系统软件不兼容:其实更多的是这些软件采用了过时的甚至不合规的 API,厂商为了增加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禁用了一些不合规的 API,或者从 32 位升级到 64 位,从而导致软件崩溃。这个更多的是软件厂商的锅,毕竟像 Google、Apple 等厂商肯定会提前一两年就会通知开发者,并且早就把相关 API 标注为 deprecate 了。
- 某些用户抱怨升级后网络不好、卡顿等:其实很多时候厂商并没有修改这些内容,只是用户单纯自己网络不好、运营商基站调整、硬件老化等(比如某个客户升级后抱怨我们的产品操作迟缓,经过我们检查后发现是他们自己的防火墙配置问题)。
用户和厂商的这种分歧就像是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好比不管什么社会总会存在利益冲突的对立阶级。我们能做的不是完全倒向某一方,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夏天。
在四个季节里,老夫最喜欢夏天,其中之一是夏天的穿着最少(这特么是什么原因)。不过夏天也有一些非常让人困扰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热。在空调房里还好,在外面走即使气温并不高,但由于湿度过大会导致体感温度非常高(之前在北方生活的时候,虽然气温一样,但感觉没这么热)。不过这一点还好,老夫算是对热比较耐受的人。
第二个就是蚊子。老夫作为非常招蚊虫的体质(据说是因为新城代谢旺盛),来到江南后被蚊子咬的怀疑人生。蚊虫多倒罢了,关键是被江南的蚊虫叮咬后老夫觉得奇痒无比,在湖南的时候虽然蚊子也很多,但不会这么痒。所以今年老夫采取了一切办法来灭蚊:杀虫剂、电蚊香、蚊香液、青草膏、花露水等各种手段,但还是避免不了在室外被咬。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老夫某个好友比老夫更招蚊虫,老夫每次和他在一块的时候都很高兴,因为蚊子都去咬他了,这样老夫就安全啦!
喝酒。
老夫的肝脏和肾脏对酒精的代谢能力较强,所以我是一个对酒精比较耐受的人,经常是别人已经头昏脑胀甚至断片了,老夫还没有什么反应,除了要频繁去厕所小便。
老夫喜欢的酒有:黑啤、洋酒(龙舌兰、伏特加等),白酒的话只喝口感特别好的,比如茅台、比较贵的五粮液等等(所以乃请老夫喝酒的话尽量不要请白酒,便宜的白酒老夫是不喝的哦)。
不过我不是嗜酒的人,只在特定的时候才会喝,比如吃烧烤、好友来访等,频率也比较低,大约是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自己主动买酒喝的频率甚至是三到六个月才有一次。
前几天和某个好友出去逛,去了上海的一家比较便宜的酒吧(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人是真的多)。到晚上十点左右的时候,我说该回去了吧,朋友说好像没有尽兴,再点个几瓶来喝吧,一定要把你喝倒。
我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觉得出来本来就是为了高兴,自己觉得 happy 就行了,干啥要把自己身体弄得难受呢?首先对身体不好,其次影响第二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最次的从金钱方面来说,搞到那么晚地铁都没有了只能打车回去,两个人加起来得花个两三百了,有这钱我们下次再出来喝一次不香吗?要“细水长流”。朋友听了以后表示赞同,于是我们就撤退了。
回想起来老夫有个大学同学最初也是这样,刚认识他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在外面喝酒,我说不要点了,他说我“不地道”,没有陪他喝高兴,最后是他自己断片了,还是老夫们把他给背回去的。
他被老夫教育了一番,结果后来一起出去的时候,老夫还没喝多少他就拉着老夫想要离开了。
技术水平。
老夫当面试官的时候饱受同事们“诟病”:要求太高啦,都招不到人来;题目太难啦,都没有几个人能做出来。所以到后来,要招初中级的工程师 BOSS 都不要我去面试了。不过,老夫反复审视过自己出的面试题,觉得是相当基础的题目,算法题也不会出太难,给点提示都能做出来。然而收到的反馈是偶尔有一两个候选人回答能通过,更多的是回答不出来。
我个人觉得,面试是非常片面的,你所掌握的知识不一定和面试官重叠(例如老夫曾经面试过的某些公司,感觉面试官听不懂我在说什么),而且对于一些问题,即使没用过也能学得很快,所以我通常都是问的一些基础的问题,不少在上学的时候都应该学过。
可能有的候选人会说有些东西已经忘了,但总不至于所有的基础内容都忘了吧。来面试的人肯定要有所准备,这就好比乃参加高考或者其他考试,肯定要事先准备一下,虽然说高考等考试的内容大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用不到,但你也不能以此为由不去准备。大部分基础题都回答不出来只能说是底子太差了,至少可以说态度不行。
前几天一个同学遇到了一个问题找我帮忙解决。他们在客户那边数据库里有一些记录有问题,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全表的批量更新,他说表里记录太多没法手工更新,开发人员丢给他的脚本又没法用(老夫看了一眼确实明显不对)。他在电话里把大致需求说了一遍,我一听这不是很简单的工作吗?几条 SQL 语句就搞定了。后来我按照他的要求把写好的 SQL 发给他去执行,除去定义的一些临时变量,核心的 SQL 其实就只有一条。同学说他把语句给组里专门做数据库的开发人员,对方的反馈是看不懂。
中国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不到的本科率不足 4%(参见这里),总理还说过目前有 6 亿元的月收入在 1000 元左右(参见这里),所以很容易发生“一叶障目”的情况:好像自己身边就是整个世界的样子。这也难怪老夫出面试题遇到的问题了,老夫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些题目很基础,但是对于市面上的大多数人,可能情况并不是这样。
“夕夕模式”
国内各种电商模式层出不穷:比如直播模式、各种 618、818、双十一什么的,花样百出,目的都是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
老夫的家人在前两年就开始在拼多多上买东西了,当时经常和我说买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尺码不对什么的,我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用呢?
今年老夫也开始尝试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有些东西确实是便宜得难以置信,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平台给了补贴了,不然有些东西的价格连邮费都不够。再加上这种拼单、砍价模式,很容易在朋友之间中传播,所以就更火爆了。其他平台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东西,比如某宝特价板、某东的京喜之类的,模式都差不多。
这类走量的销售方式带来的一个现象就是快递单量直线增加,原本要凑单减运费的习惯在这些平台上已经不复存在:几乎所有商品都能包邮,即使是薅羊毛撸的优惠券减到几毛钱也能包邮。所以大多数人买东西都是一件一件买,一天能收到一堆快递(包括老夫也是这样)。
这种模式肯定是基于物流越来越便宜的基础上,单件快递的价格被压得非常低。与此相对的,快递公司肯定就要想办法减小成本,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快递都把快递放到快递代收点或者自提柜而不送上门,虽然对用户造成了困扰,但这也是在成本压缩下的无奈选择。
不过这种以低价吸引大量顾客的平台最终还是要走向高端,毕竟一直补贴肯定耗不起,最终还是要赚钱的,所以目前也要采取一些补贴的形式从别人家“挖来”一些高端用户,比如最近苹果一发布新品这类平台就补贴好几百来挖顾客就是一例。